摩洛哥舞蹈
摩洛哥是个多姿多彩的国度。它悠久的历史,独特的文化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。摩洛哥的民族舞风格各异,十分有趣。让我们从舞蹈这个角度,了解这个北非国家吧。
摩洛哥人在在哪里、什么情况下、跳什么舞呢?
摩洛哥文化是由柏柏尔和阿拉伯两种文化的和谐交融而成。不过,摩洛哥传统舞蹈风格,具体怎么产生的还不得而知。能肯定的是,这种民俗文化深受当地人的热爱。
摩洛哥人民,特别是村民,在重大节日和家族庆典时都要跳舞。人们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,伴着传统民俗音乐翩翩起舞。在舞蹈的同时少不了传统乐器:如铃鼓、拨浪鼓、响板、大鼓等等。
摩洛哥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。北部、山区、南部、大西洋沿海、地中海沿岸各不相同。让我们来详细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吧。
Guedra
古德拉舞——源自摩洛哥南部古利明地区的图阿雷格柏柏尔传统仪式,是一场用身体吟唱的沙漠祷歌。得名于伴奏的陶罐”古德拉”,其瓮声瓮气的敲击声如同大地的心跳,为舞者注入古老的韵律。
仪式开始时,身着靛蓝长袍、头饰缀满贝壳与银铃的女性们跪成新月阵型,如沙漠中绽放的蓝莲花。中央的独舞者从完全被黑纱笼罩开始,随着陶罐节奏渐强,她通过手指的颤动模拟万物生长——指尖如风中草芽轻颤,手腕翻转似沙丘流动,双臂起伏若星河倾泻。当覆盖的纱幔层层褪去,舞者的长发如黑色瀑布般甩动,贝壳头饰发出雨滴般的脆响,围坐的女声合唱逐渐升华为穿透夜空的灵性吟诵。
这场每周六在古利明市集举行的仪式,不仅是视觉盛宴,更是治愈性的精神旅程。舞者常在极致律动中进入通灵状态,用颤抖的肩胛传递祖先的智慧,用摇摆的身躯重演沙漠商队的跋涉。当最后一片纱巾飘落,舞者张开双臂拥抱星空的瞬间,整个广场都沉浸在跨越千年的集体冥想中。
Shikhat
夏卡亚特舞——这种源自东方宫廷的摩洛哥传统舞蹈,已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走向世界舞台。专业舞者身着缀满金色亮片的紧身胸衣,飘逸的长裙或灯笼裤在旋转时绽放如沙漠之花。舞蹈的核心魅力在于髋部画出的神秘几何:骨盆如波浪般起伏勾勒出生命韵律,手指的微颤模拟着风中棕榈的絮语,腰间轻纱的每一次飘荡都在强调身体与大地对话的节奏。
在传统婚礼中,这项艺术更承载着深远的祝福意义。当新娘端坐中央,女性亲友围成同心圆踏响祝福的节拍——老妇人用沧桑的喉音吟唱训诫诗,少女们以清脆掌鸣应和。若有男性在场,他们会跪在外圈击打邦迪尔手鼓,用即兴诗行鼓励舞者展现更高超的技艺。舞者腰间的流苏腰带随动作飞旋,金属片反射的星光与婚宴的烛火交相辉映,让整个仪式成为传递生命智慧与族群记忆的流动盛宴。
Haidus
海杜斯舞——这种带有原始信仰痕迹的摩洛哥集体仪式,仿佛从柏柏尔远古祭祀中走来的生命赞歌。参与者围成象征永恒的圆圈,身体如麦浪般起伏,喉间迸发的复调吟唱与邦迪尔手鼓的脉冲节奏,共同重构了人类与自然最初的对话语系。
无论男女皆以平等姿态融入这场身体叙事:肩胛的抖动模拟蝴蝶破茧,脊柱的波浪传导大地能量,赤足踏地的频率应和着心跳的原始节律。当仪式用于婚庆,新婚夫妇在圆心中接受族人用身体律动书写的祝福;当迎接贵客,宾客被邀请加入环舞,通过共享韵律建立血脉般的联结;当战士出征,跺脚声汇成雷霆战鼓,飞扬的衣袍化作部落图腾。
这种超越语言的身体诗学,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文化的载体——在集体俯仰间重温游牧民族的星空崇拜,在同步呼吸中找回人类最初的情感共鸣。
Abidous
在摩洛哥瓦尔扎扎特地区及高阿特拉斯山深处,流传着一种与大地共呼吸的古老环舞。夜幕降临时,村民们以篝火为太阳的化身,围聚成同心圆阵——男性在内圈拍击木鼓如心跳搏动,女性在外圈静立如待放花苞。当鼓点从雨滴渐密为暴雨,女舞者的身躯开始如麦穗般摇曳,缀满银饰的腰链与鼓声碰撞出星环般的脆响。
这种被称为”塔格托尔特”的舞蹈实则是献给农业之神的移动祷文:舞者旋转时扬起的红土象征肥沃,裙摆翻飞的弧度对应镰刀轨迹,骤然静止的瞬间恰如种子落入土壤的庄严时刻。当最后一声鼓响在群山中消散,舞者们将掌心贴向大地,完成人类与自然签订的永恒契约。
摩洛哥cha’abi
这种舞蹈以独特的头部韵律为灵魂——舞者猛然甩落发簪,如墨长发化作流动的书法,配合肩部如沙漠热浪般的颤动,髋部似骆驼行进的摇摆,构成一幅会呼吸的北非风情画。舞者身着的传统长袍(加拉贝)宽袖翻飞,时而如羽翼舒展引导身体旋转,时而如云霞聚散呼应足尖踏击地面的节拍。
当长袖舞动成白色漩涡,当赤足踏响大地的鼓面,每一个发丝的飘拂都在复现沙漠中风与沙的对话,每一个关节的震颤都在重演绿洲中生命与自然的共生仪式。
摩洛哥肚皮舞
严格而言,摩洛哥并不存在本土化的肚皮舞体系。当下游客看到的所谓”摩洛哥肚皮舞”,实则是黎巴嫩风格与埃及流派的融合变体——前者以大腿为重点的快速波浪动作,与后者兼具速度与柔美的优雅仪态,在马拉喀什的旅游夜总会中被重新编排。这种为迎合国际市场而生的表演艺术,从未真正融入摩洛哥的文化血脉。
在非斯的高端酒店里,舞者可能穿着柏柏尔纹样的改良服饰,却演绎着开罗的经典动作;阿加迪尔的海滩派对上,所谓的”民俗表演”实则混杂着土耳其旋转与波斯手势。这些精心包装的异域风情,虽能短暂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,却与柏柏尔妇女在丰收祭典中的自然律动、格纳瓦仪式中的通灵颤抖相去甚远。当你在摩洛哥寻找真正的身体艺术,不妨走进沙漠营地的篝火旁,看柏柏尔族少女如何用髋部的自然摆动赞美生命,那才是千年未改的摩洛哥灵魂舞步。
其他文化中的摩洛哥舞蹈
东方舞艺术始终在动态演进中,如今更频频亮相于西方剧场。易卜生戏剧《培尔·金特》中便有经典呈现——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此创作的配乐里,主角在摩洛哥沙漠与贝都因酋长之女安妮特拉相遇的桥段,已成为东西方艺术对话的范本:当男主角蜷坐于彩绸靠垫,身着流苏腰链的舞女们以骨盆画弧模拟沙丘曲线,用金属指钹击出星空节奏,这种对”东方情调”的舞台化重构,启发了无数编舞家的创作灵感。
摩洛哥民俗舞蹈本就是流动的视觉史诗,其魅力既能让追寻异域风情的旅客沉醉,也能让本土文化传承者自豪。若想沉浸体验:
夜生活场所:卡萨布兰卡的爵士俱乐部常有融合格纳瓦音乐的现代舞
节庆盛宴:每月轮转的文化庆典如同永不谢幕的舞台:
二月:塔夫拉奥特杏仁花节(南部绿洲的春日仪式)
三月:坦坦穆塞姆节(撒哈拉游牧文化盛会)
五月:凯拉姆贡纳玫瑰节(千年玫瑰谷的芬芳庆典)
六月:非斯圣乐节 & 索维拉格纳瓦世界音乐节
七月:马拉喀什民间艺术节(柏柏尔技艺活态展演)
九月:伊米希尔集体婚礼节(阿特拉斯山区的爱情嘉年华)
八月:伊穆泽尔蜂蜜节(阿加迪尔山区的甜蜜盛宴)
更多其他信息,请随时联系我们!